前不久,碳谷绿湾某公司送来了一面写着“秉公执法维民意,勤政廉明促和谐”的锦旗,这已是金山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今年以来收到的第三面锦旗。这些锦旗的背后,不但承载着企业对“环境管理帮扶指导”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折射出生态环境部门在坚守生态环境质量底线的同时,用切实行动不断优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金山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供图
贴心指导,将“单向治理”变为“双向奔赴”
“企业环境管理方面的困难就是调研解决问题的方向。”执法大队大队长衣学文告诉记者,帮扶工作主动向前跨一步,企业得到支持解决的问题就多一点,长期坚持下去,环境管理水平也会提档升级。
据了解,金山区生态环境局持续深化金山环保“五步工作法”,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工作要求,针对本区产业结构现状,为破解企业环境管理困境,组建了6个帮扶工作组,分别赴相关重点监管企业进行现场帮扶指导,对企业配套的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危险废物贮存处置、自动监控设施运维、自行监测情况等进行逐一核查,帮助企业查找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和隐患,并听取企业在管理方面的难点和诉求。截至10月底,执法大队已开展现场帮扶指导174户次,提出管理建议382项,同时梳理总结各类监管薄弱环节、急需解决事项14项。企业对监管服务感受度不断向好,主体责任意识有效提升,帮扶指导工作为整体提升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以前被动应对执法检查,企业压力会比较大;帮扶指导让我们对环保标准规范的理解更细更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方向更明确,心里更有底,效果更明显。现在的环保检查,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让我们管理层感受到了政府部门在用心优化营商环境。”上海凯莱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希望类似的助企惠企活动越来越多。
精准帮扶,从发现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
在帮扶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某环境监测设备第三方运维机构运维人员在未通过能力确认/考核的情况下即开展运维工作、未按要求将自动监控设备与数据采集传输仪器中参数设置一致、未按要求在化学需氧量在线分析仪维修后进行校准和比对试验等运维不规范问题。
针对此类因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不规范而影响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执法大队及时调整日常检查内容,加大辖区内自动监控设施方面的核查,发现本区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存在建设、运维不规范的问题较为普遍,甚至存在不正常运行等违法风险。
为了进一步规范辖区内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安装运行维护,确保自动监控设施能为企业和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金山区生态环境局开展了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专项执法,整治规范了一批管理问题、隐患,对17家排污单位开具整改通知单,查处了一批自动监控设施方面的环境违法问题,对1家第三方运维机构及主要负责人和3家排污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金山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刘军表示:“我们对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绝不姑息,一经发现严厉打击,对第三方运维机构不按规范开展运维的违法行为实施‘双罚制’,即对第三方服务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作出双罚决定,以案释法,发挥警示作用,确保区域第三方运维机构规范运维。”
执法普法,既监管好企业又服务好企业
处罚不是目的,规范才是根本。为持续提升固定污染源在线运维机构运维工作质量,杜绝污染源在线监控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督促运维机构承担起监测社会化服务责任,金山区生态环境局针对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对159家重点监管单位和45家第三方运维机构开展全覆盖培训,结合自动监控执法典型案例深入讲解了排污单位使用自动监控设施的守法要点。
在此基础上,执法大队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日常执法检查情况,参与制定并发布了首版《金山区企业环境保护守法清单》,变执法检查“闭卷考”为“开卷考”,推动企业对照环境执法检查内容和标准,常态化主动开展自查自纠,切实落实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做到守住法律“底线”、不碰管理“红线”。
“执法人员的现场指导和培训,帮助企业认识到达标排放的责任还是企业自身,改变了过去全面委托第三方机构一包了之的不正确思想。”张堰镇环保办负责人车帆感慨道。
谁执法谁普法,执法大队以“金英讲堂”为平台,开展送法入企服务,进一步推进管理要求落实,既监管好企业,又服务好企业,体现了环境执法的“力度”和“温度”。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自动监控方面违法的典型案例,警示法律风险,震慑故意违法行为,使企业在潜移默化中从“被动改”变“主动改”,从“要我改”到“我要改”,有效提升了区域自动监控管理水平。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